環境空氣監測儀器是用于監測室內外環境空氣各項參數的儀器總稱,通過測定影響環境質量因素的代表值,可以確定環境質量(或污染程度)及其變化趨勢。這類儀器廣泛應用于環境保護、工業生產、醫療衛生、建筑安全等領域,有助于人們了解空氣質量狀況,預防和控制空氣污染,保障人們的健康和安全。
不同類型的環境空氣監測儀器工作原理有所不同:
熱敏電阻溫度傳感器:利用熱敏電阻的阻值隨環境溫度變化的特性,將阻值變化轉換為電壓變化信號,通過電路放大和數據處理得到環境溫度的連續監測結果。
濕敏電阻和薄膜濕敏電容:用于相對濕度檢測,將隨濕度變化的傳感器阻值或電容值轉換為電壓變化信號,通過電路放大和數據處理得到相對濕度的連續監測結果。
風速傳感器:如交流發電傳感器和光電傳感器,通過測量風杯的旋轉速度或切割光束的頻率來檢測風速,將風速變化轉換為電壓變化信號進行采集和處理。
風向傳感器:如接點開關檢測和多圈電位器調壓檢測,通過測量風向標移動所指的風向位置來檢測風向,將風向變化轉換為電壓或電流信號進行采集和處理。
在選擇環境空氣監測儀器時,需要考慮以下因素:
監測需求:根據監測目的和污染物種類選擇合適的儀器類型和配置。例如,對于顆粒物監測可以選擇顆粒物監測儀;對于有害氣體監測可以選擇氣體分析儀。
監測環境:考慮監測環境的溫度、濕度、氣壓等條件對儀器性能的影響,選擇適應性強、穩定性好的儀器。
精度與準確性:選擇精度高、準確性好的儀器,以確保監測數據的可靠性。
操作與維護:選擇操作簡便、維護方便的儀器,以降低運行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。
為確保環境空氣監測儀器的正常運行和延長其使用壽命,需要對其進行定期的維護與保養:
清潔儀器:定期清潔儀器的外殼、傳感器和采樣口等部件,去除灰塵、污垢和油漬等污染物。
校準儀器:定期對儀器進行校準,確保其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校準應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范進行,由專業人員操作。
檢查傳感器:定期檢查傳感器的性能和狀態,如有損壞或老化應及時更換。
維護電路和電源:檢查電路和電源的連接情況,確保電路暢通無阻、電源穩定可靠。如有故障應及時排除或更換損壞的部件。